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曲国胜[1] 李亦纲[1] 李岩峰[1] J.Canerot 陈新发[3] 尹军平 陈新安[4] 张宁[1] J.Deramond
机构地区:[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Lab.de bassin dy namiquese dimentaire,Universite Paul Sabatier Toulouse III,39,allee Jules-Guesde,31062,Toulouse,France [3]新疆油田公司 [4]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5年第3期193-202,共10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批准号: G19990433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9872075;49834005)资助
摘 要:大量野外调查和地球物理资料构造解释发现,塔里木盆地西南凹陷周边前陆盆地带具有沿前陆走向构造分段的规律性,即在西昆仑-帕米尔和西南天山前陆发育了一系列相间分布的由山系向盆地逆冲的弧形推覆构造系统及由塔里木盆地西南凹陷向山系反冲的弧形反冲构造系统,逆冲与反冲构造间以走滑或斜冲断层相隔;塔西南凹陷基底的北东向隆起和凹陷与前陆构造分段具成因联系,发现薄皮弧形推覆构造段对应基底构造上隆区(小于10km),塔里木盆地反冲构造段对应基底构造下凹区(大于8km).沿造山带走向隆升幅度和速率或变形格局的差异、前陆盆地多个沉降中心及巨厚沉积盖层、盆地基底构造中隆起带和凹陷带及前陆盆地沉积盖层中存在多层膏岩层等软弱层是塔西南盆地前陆构造分段产生的控制因素,而晚第三纪以来西昆仑-帕米尔与西南天山再造山隆升与塔里木盆地基底构造深浅部不同耦合变形作用是塔里木盆地西南前陆构造分段的主因.
关 键 词:塔里木盆地 地质构造 运动学 克兹尔托山 喀拉套山
分 类 号:P544.4[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