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洁[1]
出 处:《临床医学》2005年第3期34-36,共3页Clinical Medicine
摘 要: 目的 对我院16例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L)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1999年6月—2004年2月在我院住院16例病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6例均为经病理、免疫组化等检查确诊的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其中胃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9例、肠 NHL7 例(十二指肠2例、小肠2例、回盲部2例、大肠1例),临床分期ⅠE1例、Ⅱ1E3例、Ⅱ2E5例、ⅢE6例、ⅣE1例,病理类型16例均系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型8例,2例为T细胞型淋巴瘤,B细胞性小淋巴细胞型、滤泡小裂细胞性及淋巴浆细胞性各2例。16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辅以联合化疗,方案为COP或CHOP。随访率56.2%,9例可随访,4例失随访,3例死亡。结论 本病误诊率较高,手术切除是 PGIL的首选疗法,术后辅以化(放)疗及综合性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生存期。
关 键 词: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临床分析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2004年2月 T细胞型淋巴瘤 淋巴浆细胞性 1999年 淋巴细胞型 临床资料 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 免疫组化 十二指肠 临床分期 病理类型 B细胞型 B细胞性 手术治疗 联合化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