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秀艳[1] 万璐璐[1] 郭晓蓉[1] 魏知超[1]
出 处:《心理科学》2005年第2期362-367,共6页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基 金:"全国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资助 ;项目批准号 2 0 0 30 9。
摘 要:研究表明,错误记忆十分顽固,一经产生便难以消退,即使是在严格的有意识控制之下,比如预先警告条件下等。这就引起研究者对错误记忆中无意识机制的探讨。本文以错误记忆的这一顽固性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多种形式错误记忆的研究成果,尝试剖析错误记忆发生过程中无意识的作用机制,并对近年来兴起的错误记忆无意识机制的实证研究进行了介绍。Many studies showed that false memories were hard to inh ibit even unde r the conscious control, which made researchers study the unconsciouness mechani sm in p roducing false memories. The present paper started with the pertinacity of false memory, discussed the unconscious processes in false memories, and finally intr oduced some new experiments about this.
关 键 词:错误记忆 无意识 研究成果 多种形式 作用机制 实证研究 有意识 研究者
分 类 号:B842.3[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B842.7[哲学宗教—心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