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汝波[1]
机构地区:[1]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部
出 处:《军事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167-171,166,共6页Military History Research
摘 要:《孙子兵法》战后“修功”思想的含义是指在对敌完成“战胜攻取”任务后,必须做好争取民心、巩固和扩大战果,达成控制局势,使之迅速走上正常轨道的工作,它是对春秋末期吴国争霸战争教训深刻而精辟的总结。战后“修功”是一项事关能否真正打赢的系统性的、特殊的危机管理工程。这项工程是攻取一方战前“庙算”极为重要的内容。美英等国入侵伊拉克的战争,俄罗斯境内发生的车臣战争,都因在战前“庙算”中对这项工程“算”得不够“多”而在战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从反面证明了《孙子兵法》这一思想至今仍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我们谋划今后可能进行的军事斗争将不无启迪意义。综观古今中外战后“修功”的经验教训,“战胜攻取”者欲要取得最后胜利,而不至半途而废,至少必须做到:乘势追歼,彻除残敌;广施德政,严格纪律;速建政权,“因俗而治”;恢复经济,密切联系;增强认同,发展教育;留兵镇守,抚顺伐逆;六者兼施,九九归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