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汝波

作品数:21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军事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孙子兵法》军事理论军事思想《孙子》战争指导更多>>
发文领域:军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管子学刊》《军队政工理论研究》《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史学月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中和”文化与战略管理
《中国军事科学》2006年第5期26-32,共7页于汝波 
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内核是“中和”。由此生发的战略文化都以“致中和”为终极目的。实现这一目标须“修文德以来之”,即儒家提出的“德服”思想。其次是令对方“屈服”,或称“威服”。再次是“力服”,即用武力征服对方。最终目的是...
关键词:中和 战略文化 战略管理 国际关系 
谄佞之风与盛唐之衰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5年第1期175-185,共11页于汝波 高润浩 
唐朝玄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开元之治"的兴盛局面,这是唐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但就在这样的形势下,"突如其来"地发生了"安史之乱",这场动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捩点。为什么正值鼎盛的唐朝会发生遽变?是什么导致了社会动乱和...
关键词:盛唐 衰弱 谄佞之风 历史研究 
对16世纪以后我国军事理论落后原因的几点思考
《史学月刊》2005年第11期14-15,共2页于汝波 
战争是历史感最强的事件,人们往往在战争期间而不是和平年代才会说自己在“亲历历史”。然而战争也是社会总体代价最大的游戏。对此,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早就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云云,就是这...
关键词:军事理论体系 16世纪 落后原因 《战争论》 《孙子兵法》 领先地位 春秋时期 理论著作 军事艺术 
《孙子兵法》中的大战略思想被引量:10
《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7-12,共6页于汝波 
大战略是指国家联盟、国家或政治集团运用以军事为主的综合手段达成政治目标的总战略。《孙子兵法》中所说的“庙算”、秦汉以来所流行的“大略”等概念含义与之相近。《孙子兵法》中的大战略思想主要包括“察”战、备战和慎战的重战战...
关键词:《孙子兵法》 大战略 重战 不战 善战 
中国历史上军事科技进步与军事理论发展之关系被引量:2
《军事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150-154,共5页于汝波 
中国历史上军事科技与军事理论的命运是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往往是军事科技荣损于前、军事理论伴随其后。这是因为,军事科技是军事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其对军事理论的发展必然产生由低向高、由点向面的影响。有些军事理论...
关键词:军事科技 军事理论 发展关系 中国历史 
《孙子兵法》的“全胜”思想与齐国兵学文化被引量:6
《管子学刊》2005年第1期41-44,69,共5页于汝波 
《孙子兵法》的“全胜”思想不等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基本含义是谋全局,懂全破,定全策,力争用最小的代价获取全局的胜利。这一思想不仅适用于进攻,也适用于防御。《孙子兵法》的这一思想与齐国的兵学文化有密切的渊源关系:齐桓公...
关键词:“全胜” 《孙子兵法》 齐国兵学文化 
论《孙子兵法》的战后“修功”思想及其实现途径被引量:1
《军事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167-171,166,共6页于汝波 
《孙子兵法》战后“修功”思想的含义是指在对敌完成“战胜攻取”任务后,必须做好争取民心、巩固和扩大战果,达成控制局势,使之迅速走上正常轨道的工作,它是对春秋末期吴国争霸战争教训深刻而精辟的总结。战后“修功”是一项事关能否真...
关键词:“修功” 《孙子兵法》 现代价值 
应从整体上理解《孙子兵法》军事思想
《中国军事科学》2004年第6期31-34,共4页于汝波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孙子兵法》,应从整体上去理解和把握,而不能断章取义。只有准确理解《孙子兵法》的本义,才可能做出正确的阐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理论创新。
关键词:《孙子兵法》 中国古典军事学 军事思维 军事理论 军事思想 
对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中国军事理论落后教训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军事历史》2004年第3期18-19,共2页于汝波 
关键词:中国古代军事理论 中国近代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创新 教训 
民尚武 国防固被引量:1
《国防》2004年第5期28-29,共2页于汝波 
尚武精神是民族的脊梁,是国民素质中的“巨能钙”,是国防力量的文化基因。要加强国防,就不能忽视对民族尚武精神的培育和引导。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尚武精神的强弱。
关键词:尚武精神 武技 武勇 武略 国防能力 中华民族 扬中 国防力量 主体内容 潜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