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变的传播学思考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项国雄[1] 胡莹[1]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出  处:《中国电视》2005年第4期38-40,共3页China Television

摘  要:10年前央视的<东方时空>打出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真诚面对观众"的口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取得了深入人心的效果,从全国的各种电视新闻调查栏目中脱颖而出,并奠定了不可逾越的地位.之后各大媒体,从中央级到省级再到地方级的新闻栏目都十分重视对老百姓生活的关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民生新闻",把新闻的受众定位为普通百姓,围绕着这个受众主体而进行一系列的新闻选择和报道.民生新闻的出现得到了更多老百姓的喜欢,可以被视为传民情、达民意的一个有力途径.但是,在信息化社会到来之际,我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民生信息渠道的通畅,而是希望通过媒体的介入,可以使得一些事件,尤其是一些公共事件得到良好的解决,也即我们应该进入一个公共新闻的时代.当然,我个人认为,在这里并不应该理解为公共新闻就可以完全代替传统的民生新闻,而是应该能够扩大民生新闻的内涵与外延,在民生新闻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提升,新闻媒介由一个观察者、报道者而转变为一个问题的参与者、解决者,从而使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关 键 词:“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学思 传播 公共 《东方时空》 “民生新闻” 新闻调查 百姓生活 新闻栏目 普通百姓 受众定位 地方级 央视 观众 媒体 

分 类 号:G222.3[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