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及病理特点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峰[1] 王振华[1] 李依群[1] 柴敏秀[1] 

机构地区:[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乌鲁木齐830011

出  处:《肿瘤研究与临床》2005年第2期117-119,共3页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

摘  要: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 IST)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应用LSAB法观察C D117、C D34、Vim、p53等标志物在43例G IST中的表达。结果G IST中C D117、C D34和Vim的阳性率分别为95.35%、67.44%和93.00%;肌源性和神经源性标志为部分病例灶状阳性。结论G IST的最好发部位为胃体,常形成肿块。组织学上类似平滑肌肿瘤或神经鞘肿瘤,C D117是较为敏感的标志物。

关 键 词: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分 类 号:R735[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