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表面降温可行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圣华[1] 何荣芝[1] 谢长春[1] 卢振和[1] 高崇荣[1] 

机构地区:[1]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广州510260

出  处:《麻醉与监护论坛》2005年第2期94-95,共2页Forum of Anesthesia and Monitoring

摘  要:目的:探讨开颅后不同温度生理盐水在兔脑表面降温的效果,方法:48只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n=16).室温下打开颅骨,脑表面不采取降温措施室温生理盐水组(B组,n=16),打开颅骨,并用22—23℃生理盐水滴注脑表面低温生理盐水组(C组,n=16)打开颅骨,用4℃生理盐水滴注脑表面.实验中持续监第三脑室温度(Tb1),顶叶皮层下5mm处温度(Tb2)和食管温度(Teso),观察Tb1)降到33℃时所用的时间,同时监测Tb2和Teso的温度,实验结束时取材,用电镜观察皮层脑组织的形态改变。结果:Tb1降到33℃各组所需时间分别是:A组300.5±4,2min,B组41.51±1.2min.C组324±1.3min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此时Tb2的温度分别是.A组32.8±0.5℃,B组31.5±0.4℃.C组25.3±0.6℃.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开始和结束时各组Teso温度无明显变化.脑表面滴注降温使脑内温度差变大,用于脑表面降温生理盐水的温度,颅骨开放时间和室温的主要因素(相关系数分别是0.978,0.947和0.953).电镜检查结果显示脑组织形态结构正常.结论:低湿生理盐水和室湿生理盐水的均能在治疗时间窗内将兔脑温度降低到亚低温水平.但低温生理盐水的效果更好,二者对脑组织均无损伤作用.

关 键 词:实验研究 脑组织形态结构 生理盐水组 低温生理盐水 盐水滴注 降温措施 第三脑室 食管温度 同时监测 形态改变 电镜观察 相关系数 时间窗内 检查结果 损伤作用 Tb1 Tb2 颅骨 对照组 大白兔 B组 C组 皮层下 温度差 亚低温 

分 类 号:R743.3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364.4[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