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勇胜 袁洪林[2] 高山[1] 胡兆初[2] 王选策 柳小明[2] 凌文黎[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武汉430074 [2]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
出 处:《科学通报》2004年第8期790-797,共8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摘 要:对大麻坪橄榄辉石岩包体利用LA—ICP—MS和SHRIMP进行的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发现,橄榄辉石岩包体中的锆石年龄极其复杂,包括中太古代(3123±4.4Ma)、晚太古代(2541±54Ma)、早元古代(1844±13Ma)、古生代(418~427Ma)和两组中生代年龄(223~244,97~158Ma).中生代锆石具有典型的岩浆成因特征(如内部韵律环带结构和高Th含量),反映该地区存在两次中生代隐性岩浆活动.其中97~158Ma年龄与汉诺坝麻粒岩包体的年龄分布一致,反映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是由岩浆底侵作用带来的大量热引起的,底侵作用和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同步发生,两种作用至少从158Ma持续至97Ma.418~427Ma年龄则可能反映了加里东期蒙古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的影响.1.84,2.54和3.12Ga年龄与华北克拉通的3次重要壳幔演化事件一致.这些年龄表明目前该地区深部地壳仍存在古老下地壳物质.
关 键 词:岩浆底侵作用 辉石岩包体 变质作用 麻粒岩相 锆石U-PB年龄 汉诺坝 成因联系 橄榄 同位素年代学 SHRIMP 麻粒岩包体 华北克拉通 中生代 锆石年龄 中太古代 晚太古代 早元古代 环带结构 成因特征 年龄分布 岩浆活动 板块俯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