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底侵作用

作品数:19被引量:34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杜杨松秦新龙樊祺诚杨文采徐义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岩石矿物学杂志》《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岩石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银川盆地构造发展——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浅部地质与深部构造的联系被引量:12
《地质科学》2016年第1期53-66,共14页黄兴富 酆少英 高锐 李文辉 
国家专项“深部探测技术实验与集成”(编号:SinoProbe-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30213,41274097,41404072)、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220260)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活断层试验探测”项目(编号:20041138)资助.
横跨银川盆地北西西向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清晰揭示了银川盆地边界断裂以及整个地壳的结构构造特征,这对研究具活动大陆裂谷性质的银川盆地浅—深构造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贺兰山东麓山前断裂、黄河断裂作为银川盆地的西、东边界断裂,...
关键词:银川盆地 深地震反射剖面 深部构造 岩浆底侵作用 Moho面 
从地壳上地幔构造看大陆碰撞带岩石圈的克拉通化被引量:14
《地质论评》2014年第4期721-740,共20页杨文采 于常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学科发展战略项目的成果
本篇讨论超级大陆汇聚后逐渐变为克拉通或扩大克拉通的作用过程,即指经及大陆碰撞地体汇聚后新形成的大陆块逐渐转变为刚性克拉通的作用过程。增生大陆岩石圈的克拉通化的作用后果,包括大陆地壳密度的增加,岩石圈地幔的增厚和大地热流...
关键词:大陆板块 显生宙大陆碰撞带 克拉通化 变质作用 交代作用 岩浆底侵作用 大陆根 板内效应 
幔源角闪石巨晶中硫化物熔融包裹体研究被引量:8
《地质学报》2012年第7期1091-1105,共15页李大鹏 杜杨松 S.D.SCOTT 秦新龙 A.F.A.MARQUES R.N.S.SODHI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672045);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20089938和1212011120497);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编号3008006);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联合资助的成果
硫化物熔融包裹体研究是认识硫化物矿床成矿元素来源和演化的重要手段,由于硫化物熔融包裹体的体积较小(粒径仅为10~20μm),其详细化学元素组分的难以获得一直是制约进一步研究的瓶颈。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扫描电镜、电镜能...
关键词:硫化物熔融包裹体 上地幔 硫化物 岩浆底侵作用 二次飞行时间离子探针(Tof-SIMS) 
由深源捕虏体限定的华北克拉通下地壳特征被引量:4
《地学前缘》2012年第3期177-187,共11页路凤香 侯青叶 
国土资源部行业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第四项目第二课题(Sinoprobe-04-02);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110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714008)
文中收集了新生代、中生代和古生代由喷出/浅成岩携带的下地壳麻粒岩捕虏体及其锆石年龄的资料。结果显示,它们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下地壳最下部的组成及年龄。新生代汉诺坝、女山、莒南和青岛等地的玄武岩和其中捕虏体的资料,几...
关键词:麻粒岩捕虏体 下地壳最下部 锆石年龄 岩浆底侵作用 华北克拉通 
胶东青山群基性火山岩的Ar-Ar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的启示被引量:42
《岩石学报》2012年第4期1073-1091,共19页匡永生 庞崇进 罗震宇 洪路兵 钟玉婷 邱华宁 徐义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714001;91014007);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海外团队项目联合资助
青山群火山岩是华北克拉通破坏期间最具代表性的地幔或地壳熔融产物,记录了华北深部地质演化的重要信息。本文对胶东青山群基性火山岩进行了40Ar/39Ar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前人报道的胶东青山群酸性火山岩资料,发现:(1)基性火山...
关键词:火山岩 青山群 AR-AR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 富集岩石圈地幔 岩浆底侵作用 胶东 华北克拉通 
华北东部地区地壳泊松比异常及其成因被引量:14
《地学前缘》2011年第3期13-21,共9页杨文采 瞿辰 于常青 
国家科技专项"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笫15课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基金项目(J0815)
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可以提供地壳上地幔P波和S波速度扰动精细图像,进一步换算还可以得到泊松比的图像。但是,与P波和S波速度扰动图像相比,泊松比成像是否具有独特优点还有待研究。通过对华北东部进行了高分辨率地震层析成像研究,作出...
关键词:地震层析成像 中国华北 克拉通地壳 泊松比异常 岩浆底侵作用 
华北北缘早中生代岩浆底侵作用的年代学记录:来自辽西晚中生代安山岩锆石U-Pb定年结果被引量:14
《自然科学进展》2007年第5期609-613,共5页邵济安 张宏福 柳小明 李之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372103;40672039);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通过对辽西晚中生代义县组顶部玻基方辉安山岩中锆石的阴极发光光谱和LA-ICP-MS定年,发现这些火山岩中锆石常具有环带结构.其中心为残留锆石,边缘部分为从寄主岩浆中结晶的锆石.边缘部分锆石的U-Pb年龄为116 Ma,与寄主火山岩的Ar-Ar...
关键词:华北北缘 中生代 火山岩 锆石U-Pb年龄 底侵麻粒岩 
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中冈底斯带岩浆底侵作用的年代学限定:SHRIMP锆石U-Pb年龄证据被引量:5
《地质学报》2005年第6期756-756,共1页董国臣 莫宣学 赵志丹 王亮亮 陈涛 
关键词:岩浆底侵作用 SHRIMP 冈底斯带 年龄测定 年代学 锆石 碰撞过程 欧亚大陆 证据 Pb 
西昆仑阿卡阿孜山杂岩体的特征和成因被引量:13
《现代地质》2005年第2期189-197,共9页谌宏伟 罗照华 莫宣学 詹华明 
中国地质调查局"东;西昆仑地质构造对比研究"项目 (200113900069 4 3);中国地质调查局"东昆仑造山带岩浆混合花岗岩及其填图方法基础研究"项目 (200113900018 5)。
阿卡阿孜山杂岩体位于西昆仑昆南地体南侧, 被新藏公路横切出一条南北长约2km的剖面。在剖面范围内可见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等多种岩石类型出露。通过详细研究岩体的野外地质...
关键词:西昆仑 阿卡阿孜山杂岩体 印支晚期 岩浆混合作用 岩浆底侵作用 
岩浆底侵作用与汉诺坝现今壳-幔边界组成——捕虏体岩石学与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18
《中国科学(D辑)》2005年第1期1-14,共14页樊祺诚 张宏福 隋建立 翟明国 孙谦 李霓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批准号: KZCX1-07);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批准号: 40234050)资助项目
从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岩浆底侵成因的麻粒岩相和榴辉岩相堆晶岩、橄榄岩和辉石岩捕虏体的岩石矿物组合、岩石结构、矿物学、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讨论和限定了壳-幔边界岩石组成, 并得到岩石高温高压波速实验和深部地球...
关键词:岩浆底侵作用 麻粒岩相 下地壳 辉石岩 橄榄岩 榴辉岩 地球化学 组成 尖晶石 高温高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