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辉

作品数:62被引量:494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深地震反射剖面深地震反射地壳结构青藏高原东北缘揭露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矿产勘查》《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地质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折射Pg波层析成像揭示兴蒙造山带及其邻区上地壳结构
《地学前缘》2025年第2期346-356,共11页曹力夫 王海燕 李文辉 侯贺晟 王光文 庞永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4115);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230217,DD2022164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07YFC0601301)。
兴蒙造山带是由众多微陆块、岛弧、增生楔和蛇绿岩(洋壳残片)等构成,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记录了古亚洲洋俯冲、西伯利亚和华北板块最终拼合等重要信息,其演化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界研究的热点。研究兴蒙造山带及邻区各地质体之间的...
关键词:宽角反射与折射 兴蒙造山带 松辽盆地 二连盆地 地震层析成像 
金沙江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以蜻蛉河为例
《物探与化探》2025年第2期500-509,共10页程琰勋 徐磊 吴亮 赵萌生 王福华 钱坤 郑洪福 李文辉 张宏辉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20987,ZD20220211)。
为了解金沙江流域底泥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来源情况,以金沙江南岸支流龙川江的一级支流蜻蛉河流域为研究区,共选取22个代表性断面布设底泥采样点,对底泥中8种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和Zn含量进行测试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分...
关键词:底泥 重金属 污染特征 来源分析 金沙江 蜻蛉河 
羌塘盆地内部结构与反射地震勘探技术分析
《矿产勘查》2024年第5期803-810,共8页卢占武 李文辉 陈明春 叶天生 李井元 李洪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4135);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项(2019QZKK0701)联合资助。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羌塘盆地海相地层保存较为完整,是中国最大的中生代海相含油气盆地。羌塘盆地的油气地震勘探经历了近30年的历程,在仪器设备、采集技术、数据处理和解释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对羌塘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调查起到了关...
关键词:羌塘盆地 内部结构 反射地震勘探 技术建议 
基于短周期密集台阵接收函数揭示的藏南错那洞穹窿地壳结构
《地学前缘》2024年第1期170-180,共11页蔡蔚 卢占武 黄荣 李文辉 罗银河 王光文 穆青 程永志 陈司 王冠 陈子龙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647);自然资源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开放课题(Sinoprobe Lab:2022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962109,42174124);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技术部专项(MSFGPMR2022-4);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基金项目(BNORSG-202214);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023AFD211)。
位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前缘的北喜马拉雅构造带,是研究陆陆碰撞过程中地壳增厚和深部岩浆活动的典型区域之一。北喜马拉雅穹窿带作为其中重要的伸展构造,其形成过程与造山运动引起的地壳增厚以及地壳深熔作用引起的地壳流动密切相关。...
关键词:错那洞穹窿 短周期密集台阵 远震P波接收函数 共转换叠加成像 地壳结构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富源县矿山开采地质环境影响评价被引量:1
《矿产勘查》2023年第11期2220-2229,共10页刘振南 毛崇祯 和成忠 尹林虎 庞龙 李文辉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08075、ZD20220221)资助。
云南省富源县矿业活动发达,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突出。本文以富源县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结果为基础,构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富源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划分矿山地质...
关键词:富源县 矿山地质环境 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影响评价 
基于深反射数据的多道面波成像揭示申扎裂谷浅层S波速度结构
《矿产勘查》2023年第10期1988-1998,共11页蔡玉国 卢占武 李文辉 王光文 陈司 程永志 吴国炜 蔡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4135,42174124,42174094);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21647);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701-02)联合资助。
青藏高原普遍发育的南北向裂谷对认识青藏高原陆内造山过程和变形机制,探讨岩浆活动、成矿成藏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的申扎裂谷,发育在班公—怒江缝合带和雅江缝合带之间,垂直切割了冈底斯成矿带。本文针对申扎裂谷地...
关键词:申扎裂谷 S波速度结构 沉积层 多道面波成像 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 
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造山带东段深部结构及其动力学过程被引量:1
《地学前缘》2023年第5期314-333,共20页程永志 高锐 卢占武 李文辉 王光文 陈司 吴国炜 蔡玉国 
国家科学技术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4106)。
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造山带东段由临夏地块和陇中地块组成,该地区经历了祁连洋闭合、华北地块和祁连地块的拼合、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等多期构造事件的影响,形成了现在复杂的构造格局。为了研究该地区不同地块的拼合位置和地质构造演...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 接收函数 地壳厚度 平均地壳v_(P)/v_(S) 地壳变形机制 缝合带边界 马衔山断裂 
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技术发展现状被引量:2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2023年第2期120-139,共20页王光文 卢占武 李文辉 王海燕 程永志 陈司 蔡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962109,42174124);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J1901-3);中国地质调查资助项目(DD20190016,DD20160022-05,DD20190001)。
由石油地震勘探发展而来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技术,采用炸药震源、长排列、多次覆盖等方式接收来自地壳或上地幔的反射信号,经过去噪、校正、叠加、偏移等处理过程,可获得地壳尺度范围内的精细时间剖面,是研究深部构造特征、探讨构造演...
关键词:深地震反射剖面 探测技术 深部结构 发展现状 全波形反演 
印度-欧亚板块主碰撞带全地壳尺度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被引量:3
《地学前缘》2023年第2期1-17,共17页郭晓玉 罗旭聪 高锐 徐啸 卢占武 黄兴富 李文辉 李春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4102,41974097,42274120);科学技术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701)。
印度板块自新生代早期开始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向北与欧亚板块碰撞以来,印度板块的深俯冲过程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而垂向上主碰撞带全地壳尺度由深及浅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程度相对较弱,主要归咎于之前缺少全地壳尺度高分辨率数据资料,...
关键词: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主碰撞带 全地壳尺度结构 相互作用关系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深部电性结构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
《地球学报》2022年第6期925-935,共11页薛帅 卢占武 梁宏达 李文辉 王海燕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编号:2019QZKK0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174094;41704099;42174124);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221647);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J2015)联合资助。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的重要缝合带,具有比较复杂的构造演化史,然而其深部结构和俯冲极性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利用横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的近南北向大地电磁测线,处理和分析大地电磁测深曲线和相位...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大地电磁 北拉萨地块 南羌塘地块 部分熔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