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市公司融资顺序逆向选择的思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靳思昌[1] 

机构地区:[1]河南财经学院

出  处:《经济论坛》2005年第11期84-86,共3页Economic Forum

摘  要:一、提出问题 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诞生,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M-M资本结构理论,自梅耶斯优序融资理论到资本结构模型,不同融资方式的成本与收益比较,始终是研究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行为的基点.公司通常倾向于采用成本低、收益高的融资方式以求获得财务杠杆收益和税收节约收益.在企业融资的过程中,由于负债的抵税作用和其他投资者成熟心理预期的相关信息的影响,企业应优先安排债务融资,其次选择股权融资,但中国的上市公司融资顺序却恰恰相反,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逆向选择,中国上市公司的逆向选择是否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如果不符合这一基本的经济原理,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使之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市场经济的法则.

关 键 词:逆向选择 融资顺序 上市公司 20世纪50年代 投资组合理论 资本结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 公司资本结构 财务杠杆收益 融资方式 60年代初 成本与收益 结构模型 融资行为 企业融资 心理预期 抵税作用 债务融资 股权融资 投资者 

分 类 号:F832.51[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