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镇痛与血浆亮啡肽、皮质醇含量及中医辨证的关系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忠英[1] 何莲芳[1] 吕燕燕[1] 王妙珍[1] 

机构地区:[1]上海医科大学针刺原理研究所

出  处:《针刺研究》1989年第1期158-158,共1页Acupuncture Research

摘  要:本文报导在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病例中进行的观察。病例分为阳虚与非阳虚二组。针效用划表法表示。血浆亮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LEKLIS)与皮质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表明:1.针刺镇痛效果与血浆LEKLIS水平的变化相关(n=48,r=0.403,P<0.01)。2.阳虚病例多数针效好,血浆LEKLIS含量增加(n=22,P<0.01);非阳虚组针效较差,血浆LEKLIS含量降低(n=26,P<0.05)。二组针效有显著差异(x^2=21.97,P<0.01)。3.二组病例的血浆皮质醇在针刺前后均无明显改变。

关 键 词:亮啡肽 针刺镇痛 中医辨证 醇含量 放射免疫法测定 免疫活性物质 血浆皮质醇 慢性疼痛 针刺治疗 镇痛效果 病例 阳虚 针刺前 针效 

分 类 号:R575.202[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246.2[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