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仲良[1] 张瑞生[1] 吴震荣[1] 张时宜[2] 李丽卿[2]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生理学及生物物理学系 [2]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
出 处:《针刺研究》1989年第1期193-194,共2页Acupuncture Research
摘 要:一、当人体某一部分发生病变时,往往会在相应的区域或穴位处出现压痛点,电阻降低或伴有形态和色泽变化。根据这些反应,可以对躯体或内脏疾病的定位起辅助诊断作用。应用电阻铡定仪,对121个病人合计242病例进行面部腧穴低电阻的测定工作,结果表明;符合率为60.3%(即低电阻反应与患者的主诉和临床诊断相一致的)。在面部24个腧穴中,出现反应点的有17个穴位。
关 键 词:机制探讨 镇痛 面针 色泽变化 诊断作用 内脏疾病 面部腧穴 临床诊断 电阻反应 压痛点 反应点 出现 穴位
分 类 号:R269.561[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714.3[医药卫生—中医外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