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奕明[1] 何秋玉[1] 刘又荣[1] 许建华[2] 杨钟波[2]
机构地区:[1]福建医学院附属二院内科,362000 [2]福建医学院附属二院外科,362000
出 处:《综合临床医学》1994年第1期29-31,共3页
摘 要:本文报告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multiple prinary malignant neoplasm,MPMN)19例,复习文献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见表1、表2).19例MPMN中男10例,女9例,男女比例为1:0.9.年龄40~68岁,平均49.6岁.同时性MPMN13例(间隔≤1年),非同时性(】1年)6例,后者第一癌与第二癌间隔1年1个月~10年,平均3年10个月.2 讨论2.1 发病情况 MPMN的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外资料为2.7~6%”.国内资料差别也很大,陈瑞芬报告为0.07%,另一组资料为1.5%.总的来看,国内发病率较国外为低.但随着治疗技术的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MPMN的发病率将逐渐增高;同时诊断水平的提高及人们对MPMN认识的加深也将使更多的患者免于被误诊为转移性肿瘤而得到确诊.关于性别文献报告也不尽一致,陈瑞芬40例中女多于男(22:18),而姚松朝16例中男性占13例,本文男女比例1:0.9.作者认为这种差异与病例选择有关.本文平均发病年龄49.6岁,与国内资料相近,提示国内MPMN高发年龄为50岁左右.Spratt的资料显示MPMN第二癌的发生多在35岁以后,第三癌的发生则多在50岁以后,年龄越大越可能发生MPMN.在发病时间上,本文68%为同时性MPMN;在非同时MPMN6例中,第一癌与第二癌间隔平均为3年10个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