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倍倍[1]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 处:《中国律师》2005年第7期74-76,共3页Chinese Lawyer
摘 要:广告是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普遍现象。它在为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带来获得信息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如虚假广告。面对泛滥成灾而严重破坏社会信用的虚假广告。诸多学者虽已从经济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其做出评判,然而作为法治社会的需要,我们更应该用法律的观点来评判虚假广告行为。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告法律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对虚假广告行为做出法律的界定?具体而言,与此相关的设问是现行法上有没有相关规定以及有什么样的规定;法律规范是抽象还是具体,是否明确、完整、统一等等。
关 键 词:评判 虚假广告行为 社会经济生活 法律制度体系 现代社会 文化生活 社会信用 法治社会 关键问题 相关规定 法律规范 经济学 社会学 便利 信息 界定
分 类 号:F321.4[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G40[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