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波[1]
机构地区:[1]湖南怀化学院
出 处:《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2期124-135,共12页Journal of Ming-Qing Fiction Studies
摘 要:《阅微草堂笔记》中涉及“狐”形象的作品达到一百三十余篇。古代有关“狐”的传说大致包涵了祥瑞、仁德、婚姻、蛊惑等文化意蕴。在明清文言志怪小说中,“狐”形象的仁德、祥瑞的意蕴逐步消逝,而婚姻、蛊惑的意蕴却被保留下来。《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狐”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对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明清文言小说“狐”形象的文化内涵存在着有意识颠覆的倾向。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精心塑造狐狸这一形象,实际上是藉此为载体,寄寓了他本人对于清代知识分子命运的无限感慨,以及他对于整饬现有秩序,呼唤传统道德与人文精神回归的理想渴望。
关 键 词:《阅微草堂笔记》 文化意蕴 形象 审美特征 文言志怪小说 《聊斋志异》 文化内涵 文言小说 知识分子 精神回归 传统道德 有意识 祥瑞 仁德 婚姻 明清 传说 纪昀 寄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