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狐”形象的文化意蕴及其审美特征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波[1] 

机构地区:[1]湖南怀化学院

出  处:《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2期124-135,共12页Journal of Ming-Qing Fiction Studies

摘  要:《阅微草堂笔记》中涉及“狐”形象的作品达到一百三十余篇。古代有关“狐”的传说大致包涵了祥瑞、仁德、婚姻、蛊惑等文化意蕴。在明清文言志怪小说中,“狐”形象的仁德、祥瑞的意蕴逐步消逝,而婚姻、蛊惑的意蕴却被保留下来。《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狐”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对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明清文言小说“狐”形象的文化内涵存在着有意识颠覆的倾向。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精心塑造狐狸这一形象,实际上是藉此为载体,寄寓了他本人对于清代知识分子命运的无限感慨,以及他对于整饬现有秩序,呼唤传统道德与人文精神回归的理想渴望。

关 键 词:《阅微草堂笔记》 文化意蕴 形象 审美特征 文言志怪小说 《聊斋志异》 文化内涵 文言小说 知识分子 精神回归 传统道德 有意识 祥瑞 仁德 婚姻 明清 传说 纪昀 寄寓 

分 类 号:I207.41[文学—中国文学] I20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