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4ARF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辉 罗丽明 倪国文 李华 郭建国 周中银[2] 

机构地区:[1]武汉市普仁医院消化内科,湖北省武汉市430081 [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北省武汉市430060

出  处:《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第13期1597-1599,共3页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p14ARF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原位观察60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p14ARF基因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 结果:癌组织p14ARF基因的阳性表达相对含量(PU)(9.57±1.03)明显低于癌旁(28.17±5.26,t=2.51,P=0.02<0.05)和正常组织(43.76±7.14,t=3.61,P=0.006<0.01);癌旁凋亡指数(AI)(8.51±2.63%)高于癌组织凋亡指数(AI)(5.65±1.76%, t=2.18.P=0.04<0.05);p14ARF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按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组比较各组间无明显区别; 按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比较,低分化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和Dukes C+D期组的p14ARF基因蛋白表达分别低于高分化组(7.93±1.89 vs 12.76±2.28, t=2.36,P=0.03<0.05)、无淋巴结转移组(7.21±1.95 vs 13.12±2.33.t=2.34,P=0.03<0.05)和Dukes A+B期组(7.87±1.18 vs 12.03±2.15,t=2.36,P=0.03<0.05). 结论:p14ARF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从而抑制大肠癌的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大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p14ARF基因的表达下调与大肠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关 键 词:P14ARF基因 表达及 DUKES分期 恶性生物学行为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蛋白表达 P14ARF 细胞凋亡 正常组织 阳性表达 凋亡指数 表达下调 大肠癌患者 TdT介导 生物学意义 淋巴结转移 大肠癌组织 原位观察 标记技术 dUTP 癌旁组织 

分 类 号:R735.34[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