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1994年黄淮麦区东西线穿梭育种工作的回顾与体会  被引量:2

作  者:达龙珠[1] 任明全[1] 赵献林[1] 杨小丽 董惠丽 

机构地区:[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 [2]周口地区农业局 [3]南阳市宛城区农技推广中心

出  处:《河南农业科学》1995年第11期7-9,共3页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摘  要:自1982年开展黄淮麦区东西线穿梭育种工作以来,历经13个年头,“七五”期间有山东、陕西、徐州、河南四个农业科研单位参加;“八五”期间,中国农科院安阳棉花研究所小麦室也参加了这项工作。本文对十余年体会和进展作一回顾与简结。1 穿梭育种的进展1.1 小麦组合后代升选情况 “六五”以来共交流小麦F<sub>1</sub>组合216个(仅“八五”期间就交流F<sub>1</sub>组合129个),交流后代单株及亲本材料近1000个。

关 键 词:黄淮麦区 小麦 穿梭育种 育种 

分 类 号:S512.103[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