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明全

作品数:12被引量:5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品种(系)选育选择育种小麦品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华北农学报》《河南科技》《河南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郑旱1号小麦新品种(系)的选育及其主要特性被引量:1
《河南农业科学》1997年第7期3-5,共3页宋宏超 任明全 周阳 赵献林 康明辉 达龙珠 徐向阳 许为钢 
郑旱1号(郑州8915),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高抗育种室育成的小麦新品种(系)。1994年以来,经多点产量试验、示范,其表现耐旱、抗干热风,产量三要素协调、增产潜力稳定,抗寒、抗病,适应范围广,属冬性、多穗型旱地小麦...
关键词:旱地 小麦 郑旱1号 特性 选择育种 
矮秆大穗多粒小麦亲本百泉3380和郑州86115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被引量:4
《作物品种资源》1997年第1期25-27,共3页康明辉 任明全 赵献林 马素琴 
矮秆大穗多粒小麦亲本百泉3380和郑州86115与6个小麦品种(系)组成双列杂交。配合力分析表明,百泉3380和郑州86115的矮秆性和多粒性的一般配合力高,宜作为小麦高产。
关键词:小麦 品种(系) 穗粒数 配合力 
1983~1994年黄淮麦区东西线穿梭育种工作的回顾与体会被引量:2
《河南农业科学》1995年第11期7-9,共3页达龙珠 任明全 赵献林 杨小丽 董惠丽 
自1982年开展黄淮麦区东西线穿梭育种工作以来,历经13个年头,“七五”期间有山东、陕西、徐州、河南四个农业科研单位参加;“八五”期间,中国农科院安阳棉花研究所小麦室也参加了这项工作。本文对十余年体会和进展作一回顾与简结。1 穿...
关键词:黄淮麦区 小麦 穿梭育种 育种 
豫麦33号的选育及特性
《河南农业科学》1995年第7期5-7,共3页康明辉 达龙珠 赵献林 任明全 周阳 宋宏超 
经多年试验,豫麦33号产量比豫麦17号增产4.4%~8.5%,居一、二位。抗多种病害,具有丰产、早熟、适应性广的特点。该品种的选育表明,采用生态类型差异较大的南、北品种杂交,其后代表现广泛分离;冬春性小麦杂交可丰富其遗传基础;复合杂...
关键词:小麦 豫麦33号 三交 生态类型 选择育种 
几个小麦品种(系)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9
《华北农学报》1995年第S1期38-41,共4页赵献林 康明辉 任明全 陈时良 
用双列杂交方法研究了小麦亲本品种8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同一性状的不同亲本间或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有明显差异,亲本品种自身的性状表现与其配合力也不尽相同.百粒重、每穗粒数、穗长等具有较高的遗传力...
关键词:小麦 品种(系) 产量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豫麦16的选育特点及其产量潜力
《华北农学报》1994年第3期7-11,共5页宋宏超 任明全 康明辉 周阳 
豫麦16的选育特点是:采用多抗源异地材料作条本,扩大F2种植群体规模,F4选择特优系并配合抗条锈病、白粉病鉴定,F5进行多点产量试验。通过边试验、边繁殖、边提纯的方法,结合高产栽培试验和组织大面积高产示范,加快了育种...
关键词:小麦 豫麦16 产量潜力 选择育种 
小麦新品种豫麦29号的选育及其主要特性被引量:2
《河南农业科学》1994年第5期1-3,共3页宋宏超 任明全 康明辉 周阳 达龙珠 赵献林 
豫麦29号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与西北农业大学合作,于1983年采用有性复合杂交,经连续五年选育而成。在河南省、黄淮麦区多点试验及大面积高产示范中,表现高产潜力大,品质优良,抗倒、抗病,适应范围广。豫麦29号属弱冬...
关键词:小麦 豫麦29号 育种 品种 
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及其遗传改良 Ⅰ.小麦品种的高产潜力及其遗传变异的利用被引量:6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3年第2期41-46,共6页任明全 
小麦产量潜力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表现,高产性状不仅直接表现在产量构成因素上,还与其他许多形态、生理性状、抗病性等密切相关,同时还受温、光等生态条件、栽培措施的制约。改进提高遗传潜力并配合消除或减少妨碍高产品种产量潜力发挥的...
关键词:小麦 品种 遗传育种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5
《华北农学报》1993年第3期28-32,共5页任明全 徐向阳 
以黄淮南片主产麦区广泛种植和新近育成推广的12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对籽粒灌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籽粒平均灌浆速度及最大灌浆速度均与百粒重、籽粒体积和籽粒最大体积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籽粒灌浆持续期仅与饱满指数呈显著的正相...
关键词:小麦 籽粒 灌浆速度 品种 
小麦估产目测误差及非参数测验法被引量:1
《河南科技》1990年第S1期36-43,26,共9页王植壁 任明全 宋宏超 黄冰艳 王瑞芳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目的有二,一为明确小麦目测估产法的效果及其可靠性,二为对非参数方差分析法利用本研究实地资料作出方法学上的评价比较。主要结论: 1、和英国统计学家wishart和sanders(1936)结论一致,即目测估产难以辩认20%的产量差异。 2、齐性...
关键词:目测估产 目测误差 目测选择 非参数方差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