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光(温)敏核不育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梅明华[1] 罗炬[1] 李泽炳[1] 

机构地区:[1]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中国水稻研究所

出  处:《湖北农业科学》1995年第3期7-9,共3页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摘  要:1991~1992年观察分析了以农垦58S转育的籼型两用核不育系W6154S、W7415S和培矮64S分别与南京11号、密阳48、特青2号、培矮64杂交,获得的8个组合F1、F2群体植株及其亲本在武昌(30°30'N)自然长日照条件下的育性表现。各组合F1花粉深染率、套袋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均表现正常可育(或接近可育)。以套袋结实率为主要育性指标分析,除培矮64S与培矮64杂交F2群体呈现可育株与不育株之比符合3∶1的育性分离外,其他7个组合F2群体符合15∶1的育性分离,表明W6154S、W7415S和培矮64S的光(温)敏不育性均可能受两对核内隐性主基因控制,培矮64对培矮64S而言具有一对显性的育性恢复基因,南京11号、密阳48、特青2号相应具有两对显性育性恢复基因。

关 键 词:两用核不育系 育性 遗传 籼稻 

分 类 号:S511.210.3[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