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明华

作品数:14被引量:9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水稻农垦58S粳稻光敏核不育育性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遗传》《中国农学通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作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美国洛克菲勒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RFLP、RAPD、AFLP在水稻农垦58S和1514中多态性比较被引量:13
《植物学通报》2000年第5期424-428,共5页陈亮 梅明华 徐才国 李子银 陈睦传 沈明山 
本文用RFLP、RAPD和AFLP三种分子标记技术对农垦 58SX1 51 4组合及其F2 极性集团进行了分析 ,比较了它们多态性和阳性的比率 ,结果显示 ,三种分子标记的多态性和与目的基因连锁的阳性比率分别为 1 9.93% ,5.2 3% ;1 1 .1 7% ,0 .76%和 8...
关键词:RFLP RAPD AFLP 水稻 多态性比率 阳性标记比率 
鉴定与水稻光敏核不育基因pms3连锁的AFLP-RFLP标记被引量:14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4期421-425,共5页梅明华 徐才国 陈亮 王伟 崔红 
运用 AFLP技术对农垦 58S×1514的 F2代群体构建的极端集团进行了分析,在 253对AFLP引物中,91%具有多态性带,有20对引物扩增到了阳性带.阳性带经克隆后用作RFLP探针进行极端集团分析,其中4个具有多...
关键词:AFLP-RFLP pms3 水稻 光敏核不育基因 鉴定 标记 
农垦58S光敏不育基因突变位点的确定及pms3区间的进一步作图被引量:19
《中国科学(C辑)》1999年第3期310-315,共6页梅明华 陈亮 章志宏 李子银 张启发 徐才国 
国家"八六三"高技术计划;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项目
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 5 8S系由正常晚粳品种农垦 5 8自然突变产生 .以农垦 5 8S与农垦 5 8杂交F2 为材料作RFLP分析 ,确定了原始光敏不育基因突变位点为位于第 1 2染色体上的pms3,即由正常品种农垦 5 8变为光敏不育农垦 5 8S是pms3上基...
关键词:光敏核不育水稻 基因突变位点 农垦58S 杂交稻 
两用核不育水稻光敏与温敏分类的探讨被引量:4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311-317,共7页谢国生 杨书化 李泽炳 万经猛 梅明华 
国家"八六三"资助
采用红光—远红光逆转效应、光温控制及等位性测验等方法,探讨了N58s及其转育的光温敏核不育系W6154s,W7415s,33001s和31111s的光敏及温敏特性。结果表明,光敏色素参与了N58s,31111s和33...
关键词:水稻 育性转移 基因等位性 光温敏核不育 
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与正常品种“农垦58”在pmsl区段无育性基因分离被引量:15
《Acta Botanica Sinica》1997年第10期922-925,共4页王风平 梅明华 徐才国 张启发 
国家"863"计划;美国洛克菲勒基金
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系由正常品种“农垦58”(Oryza sativa L.ssp.japonica)自然突变产生。为弄清该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曾用覆盖整个水稻基因组的300余个RFLP探针对农垦58S和“农垦58”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7个具多态性的探针...
关键词:水稻 光敏核不育 品种 农垦58 无育性基因 
籼稻光(温)敏核不育性的遗传分析被引量:7
《湖北农业科学》1995年第3期7-9,共3页梅明华 罗炬 李泽炳 
1991~1992年观察分析了以农垦58S转育的籼型两用核不育系W6154S、W7415S和培矮64S分别与南京11号、密阳48、特青2号、培矮64杂交,获得的8个组合F1、F2群体植株及其亲本在武昌(30°30'N...
关键词:两用核不育系 育性 遗传 籼稻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与核质互作不育系的遗传关系剖析被引量:7
《遗传》1995年第1期22-25,共4页梅明华 李泽炳 
1991-1992年,分析了6个光(温)敏核不育系与15个核质互作不育系杂交F_1及部分F_2植株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的育性表现,结果清楚地表明,有些光敏核不育系能够保持核质互作不育系的雄性不育性,有些光(温)敏核不育系则能够恢复...
关键词:水稻 光敏核不育 核质互作不育 三系配套 
粳稻品种中掩盖光敏核不育性的主效恢复基因分析被引量:5
《作物学报》1995年第1期95-101,共7页梅明华 李泽炳 
1989—1991年分析了农垦58、农垦58s(R)和1149分别与农垦58s杂交及其相互杂交的F_1、F_2和BCF_1群体在武汉(30°30′N)自然长光照条件下的育性表现。其中,农垦58s是从农垦58群体中突变产生,农垦58s(R)是从农垦58s群体中突变后育成的稳...
关键词:光敏核不育性 不完全显性 基因突变 粳稻 
水稻雄性不育性遗传研究的育性指标的探讨被引量:2
《中国农学通报》1994年第2期33-35,共3页梅明华 
继三系杂交稻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性的遗传研究之后,广泛深入地展开了对两系杂交稻光(温)敏核不育性的遗传规律的研究。研究者采用何种育性指标和育性分类方法,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可信度。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对水稻的育性遗传研究的指标...
关键词:水稻 雄性不育 遗传 育性指标 
籼、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不育基因等位性的研究被引量:8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407-413,共7页梅明华 李泽炳 
1990~1991年分析了农垦58S及其转育的光(温)敏核不育系相互杂交的F_1、F_2、F_3等植株在武汉自然长光照或遮光短日照条件下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粳型光敏核不育系7001S、1514S、31111S和33001S的光敏不育基因均来源于农垦58S,相互间还...
关键词:籼稻 粳稻 光温敏核不育 基因转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