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NORs计数对恶性淋巴瘤及淋巴结良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洁[1] 谷仁凯[1] 徐贤秋 

机构地区:[1]青岛医学院儿内科学教研室,266003 [2]青岛中国纺织工人疗养院

出  处:《医学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10期438-439,450,共3页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摘  要:本文采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染色技术,对71例淋巴结良、恶性 病变的石腊切片进行AgNORs定量研究。结果显示:32例淋巴结良性病变AgNORs计数为1.79±0.59,31例恶性淋巴瘤的AgNORs计数为6.62±3.02,8例淋巴结内低分化转移癌 AgNORs计数高达13.77±5.24,表明良、恶性病变的AgNORs计数差别十分显著(P<0.01)。 20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中,低度恶性组AgNORs计数为3.79±1.46,而中、高度恶性 为8.28±2.58,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表明低分化的恶性肿瘤具有更恶性的生 物学行为。提示AgNORs技术在鉴别良、恶性病变及恶性肿瘤分化程度分级等研究方面,具有 重要价值。

关 键 词:淋巴瘤 核仁组成区 嗜银蛋白 病理学 

分 类 号:R733.404[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