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海军总医院检验科 [2]军事医学科学院五所
出 处:《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5年第1期33-3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Zoonoses
摘 要:土拉弗氏菌(Francisellatularensis)是土拉菌病(又名野兔热)的病原体。1911年Meccoy和Chapin在美国土拉地区首次由发病的黄鼠中分离出来,故名土拉菌,又名土拉弗氏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体微小(0.1~0.7μm),毒力极强的烈性菌,易形成气溶胶而导致吸入感染,由此,美军将其列为标准生物战剂,并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已证实存在大片疫源地,包括黑龙江、新疆、内蒙、西藏及青海等地,散发性病例时有发生,小规模暴发性流行历史上亦曾有过数次。为了探讨其感染致病的机制,我们用国内分离的毒株410112感染小白鼠,通过电镜检查,获得了一些较有意义的结果。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菌株与培养 实验菌株为分离自西藏灰尾兔的毒株410112,对小鼠的毒力LD50为6.8个菌,系土拉弗氏菌专业实验室冷冻保存的干燥菌种。培养基为葡萄糖半胱氨酸血琼脂(GCBA)。干燥菌种先于GCBA中复苏(37℃),挑取单个菌落连续传种两代以活化。取GCBA斜面48h纯培养物攻毒小鼠。 二、攻毒 用无菌生理盐水配成菌液,按标准浊度管比浊计算含菌量,稀释至40个菌/ml,并进行活菌计数。以此菌液经腹腔途经攻毒小鼠(体重18~20g),每只小鼠注射0.5ml。这样,理论上的攻毒量为20个菌/小鼠,通过活菌计数可知,实际攻毒的活菌量为18.2个菌/小鼠。
分 类 号:S852.6[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