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俐

作品数:11被引量:4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类鼻疽血清学疫源地血清学调查血清分型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微生物学通报》《微生物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土拉弗氏超微结构和繁殖方式的电镜观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6年第1期45-46,共2页尹国才 刘玉荣 李俐 
土拉弗氏超微结构和繁殖方式的电镜观察尹国才,刘玉荣,李俐土拉弗氏菌(Francisellatularensis)是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微小(0.1~0.8μm)。据国外文献报道,其超微结构和繁殖方式均较一般革兰氏阴性有...
关键词:土拉弗氏菌 超微结构 繁殖 电镜 
电镜观察土拉弗氏菌在小鼠体内的胞内寄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5年第1期33-34,共2页尹国才 李俐 
土拉弗氏菌(Francisellatularensis)是土拉菌病(又名野兔热)的病原体。1911年Meccoy和Chapin在美国土拉地区首次由发病的黄鼠中分离出来,故名土拉菌,又名土拉弗氏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体微小(0.1~0.7μm),毒力极强的烈性菌,易形成...
关键词:土拉弗氏菌 小鼠 胞内寄生 电子显微镜 
我国类鼻疽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8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年第5期292-295,共4页李俐 陆振豸 韩藕儿 张我东 赵忠利 
笔者于1975~1989年对我国南方琼、粤、桂、湘四省区不同纬度的13个县市进行类鼻疽菌分离,从10个县市的水样品和人、畜病理标本中共获得73株类鼻疽假单胞菌。血清学调查发现抗体阳性率与病菌的分布呈相关关系。井证实疫...
关键词:类鼻疽 类鼻疽菌 疫源地 血清学 
四株不同毒力的土拉弗氏菌脂多糖的SDS-PAGE图谱的初步观察被引量:2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3年第6期7-8,F003,共3页尹国才 李俐 
应用SDS-PAGE技术和银氨染色方法,初步分析了四株不同毒力的土拉弗氏菌内毒素脂多糖(LPS)的分子组成。结果显示:4株土拉弗氏菌的LPS的图谱随着毒力的不同而存在差别。
关键词:土拉弗氏菌 银氨染色法 脂多糖 
类鼻疽特异性抗原和壁膜抗原对金黄地鼠和家兔的保护性研究被引量:1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1年第4期8-9,共2页端青 赵忠利 李俐 
本实验用类鼻疽特异抗原和壁膜抗原分别免疫金黄地鼠和家兔,然后攻击金黄地鼠,观察家兔腹腔巨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实验证明这两种抗原具有刺激机体产生免疫保护的作用,吞噬能力的增强是免疫保护的一个因素,吞噬能力不依赖于抗体产...
关键词:类鼻疽菌 抗原  免疫 
类鼻疽菌血清分型被引量:5
《微生物学报》1990年第5期393-396,共4页韩藕儿 李俐 赵忠利 
类鼻疽假单胞菌根据不耐热抗原的有无分为血清Ⅰ型和Ⅱ型。在没有标准血清情况下,用吸收试验,选出产不耐热抗原较好的菌株,用 Sephadex G-200纯化抗原制备Ⅰ型血清,用该血清对我国分离的68株及引进6株菌以琼脂扩散法,进行血清学分型。...
关键词:类鼻疽菌 血清分型 
海南岛人群类鼻疽血清学调查及该地首例病人发现的报告被引量:13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0年第5期38-39,共2页李俐 韩藕儿 赵忠利 王菊英 端青 陆振豸 张我东 赵春生 
自1975年李等在海南海口市、澄迈及榆林地区外界环境水中分离出23株类鼻疽菌,确认海南为类鼻瘟疫源地后,陆等又从猪脏器脓肿中及血清阳性猪体内获得该菌。为进一步了解该地区人群的感染情况,我们又多次到海南进行血清学及病人的调查,现...
关键词:类鼻疽 血清学 调查 
类鼻疽疫源地人群血清学调查被引量:4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0年第4期41-41,47,共2页李俐 韩藕儿 赵忠利 端青 陆振豸 张我东 
类鼻疽疫源地主要分布在北纬20°以南和南纬20°以北高温高湿度地区。我国境内已分离到的类鼻疽菌为:海南省的海口8株、澄迈4株、榆林11株、琼海25株,广东省的潼湖9株、湛江6株,广西省的南宁5株、崇左3株,贵州的贵阳1株。除贵阳1株是从...
关键词:类鼻疽 疫源地 血清学 
豚鼠土拉弗氏菌菌血症的形成及蜱感染试验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90年第1期18-20,共3页李俐 韩藕儿 
本文探索了用土拉弗氏菌感染豚鼠形成菌血症的途径,以及蜱在动物体上的喂养时间与其吸血菌量的关系,和蜱在不同保存温度和时间下其体内细菌繁殖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从感染蜱分离土拉菌的方法(全蜱研磨和血淋巴分离),并经过新疆现场...
关键词:土拉弗氏菌 菌血症  感染 
假结核与苏联远东类猩红热和日本泉热的关系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9年第5期44-45,43,共3页李俐 
一、假结核、远东类猩红热及泉热的症状与流行病学 假结核是指脏器内具有类似结核结节但又未分离出结核杆菌的发病情况。首次从病人分离出病原菌是19世纪末(1884),5年后确认了它的独立性、命名为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 rodeutum(...
关键词:假结核 远东类猩红热 日本泉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