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台州医院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杭州,310009
出 处:《浙江医学》2009年第12期-,共3页Zhejia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幽门螺杆菌(Hp)从发现至今已有20多年,研究证明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重要病因[1],根除Hp对上述疾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Hp初次根除方案为抑酸剂或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如阿英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四环素等)组成的三联方案,补救治疗方案为抑酸剂联合铋剂及两种抗生素组成的四联方案[2].其中20%的患者初次根除失败[3],Hp对抗生素的耐药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耐药率的逐年增加[4-5],更换抗生素进行补救治疗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本研究含呋喃唑酮的四联方案补救治疗Hp,并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关 键 词:呋喃唑酮 治疗方案 补救治疗 幽门螺杆菌 抗生素 克拉霉素 慢性活动性胃炎 淋巴组织淋巴瘤 抑酸剂 疗效和安全性 甲硝唑 消化性溃疡 治疗失败 三联方案 黏膜相关 耐药率 根除方案 铋剂 四环素 证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