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继新[1]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出 处:《中国商界》2008年第12期130-131,共2页Business China
摘 要:目前我国专门针对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平等权的立法还是空白,一些用人单位借口"法不禁止即自由",有恃无恐地设置种种歧视条款,随意扩大用人自主权,侵害了广大毕业生的就业平等权,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挑战。促进毕业生就业必须将反就业歧视提高到专门立法的高度,本文以《反就业歧视法》为视角,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平等权保障出发,呼吁尽快出台《反就业歧视法》,促进社会的持续和谐、稳定。
关 键 词:高校 毕业生就业 就业平等权 立法保障 反就业歧视法 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 专门立法 用人单位 自主权 自由 稳定 条款 挑战 提高 视角 设置 侵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