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中心凹微血管统计及临床意义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贻转[1] 陈利荣[1] 高波[1] 周宇[1] 袁铸[1] 

机构地区:[1]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眼科,430064

出  处:《临床眼科杂志》2005年第4期353-355,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Ophthalmology

摘  要:目的 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下,黄斑中心凹微血管分布特点及其临床相关意义。方法 在我院所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胶片1600例中,随机取出连续的600例,在读片机上选出黄斑区拱环清晰或黄斑无血管区、微血管的显影走向清晰者34例(34只眼)。统计黄斑中心凹微血管、中心凹旁区微小血管。t检验。结果 黄斑中心凹及其水平上、下象限微血管平均支数分别为:6.74±1.48(4~10枝)、2.53±0.79(1~4枝)、4.18±1.11(2~6枝)。下象限微血管、微静脉的支数都显著多于上象限(P<0.01)。中心凹旁区小血管参与中心凹微血管的可能性为55.87%(219/392)。结论 近二分之一的中心凹旁区微小血管参与中心凹微血管的组成。中心凹水平下象限微血管、微静脉显著多于水平上象限(P<0.01),这可能是临床上视网膜颞下静脉塞阻时,预后较视网膜颞上静脉阻塞差的原因之一。

关 键 词:黄斑中心凹 微血管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视网膜 颞上静脉 

分 类 号:R774.5[医药卫生—眼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