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皮肤碱烧伤不同时间切痂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穗[1] 吴兰草[2] 查新建[2] 赵耀华[2] 曹平[2] 夏承德[2] 

机构地区:[1]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病理科,450003 [2]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

出  处:《河南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6期65-66,共2页Henan Journal of Surgery

摘  要:目的:探讨大鼠皮肤碱烧伤不同时间切痂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以为临床切痂植皮提供最佳治疗时机。方法:制作Wistar大鼠皮肤碱烧伤(Ⅲ°)模型,分别于(1~96h)9个时间区段取材,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和植皮存活率,并测定焦痂创面的pH值变化。结果:大鼠皮肤碱烧伤组织结构破坏程度大致相同,但早期切痂植皮存活率大于中期和晚期。中期由于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释放毒素物质并伴有碱离子滞留造成组织新的损伤,而晚期烧伤创面感染对全身其他脏器的影响则更为严重。结论:大鼠皮肤碱烧伤病理分期对选择切痂植皮时机有实用意义,早期切痂可避免碱性物质和中性粒细胞对组织的继续损害,植皮治疗效果较好。

关 键 词:碱烧伤 组织学 切痂植皮 Wistar大鼠 组织病理改变 不同时间 病理学观察 皮肤 烧伤创面感染 植皮存活率 

分 类 号:R-332[医药卫生] R259.9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