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玉贞[1,2] 吴福莉 方小敏[1,2] 李吉均 安芷生[3] 王维[1]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学院 [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 [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 处:《科学通报》2005年第15期1627-1635,共9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人教字[2000]05号);教育部科学技术重大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G1988040809,401710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NSFC40121303)联合资助.
摘 要:晚中新世至上新世是当代东亚季风系统和中国西北现代生态环境格局形成演化的关键时期.文中通过对黄土高原陇东盆地朝那剖面8.1~2.6Ma期间的孢粉记录研究,建立了这期间古生态环境序列.在8.10~6.73Ma期间,地带性植被可能是以禾本科为优势种的疏林草原,在山地有雪松、松等山地针叶林分布,推测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在6.73~5.67Ma期间,植被类型可能是森林草原,以榆为主,伴生着栎、柳、胡桃、桦的阔叶杂木林和以禾本科为优势种的禾草草原发育,反映气候温暖较湿润.在5.67~3.71Ma期间,蒿、禾草草原和松、云杉针叶林发育,山地气候温凉湿润,丘陵和低地温暖半干旱.其中,在4.61~4.07Ma期间曾一度温暖较湿润.在3.71~2.58Ma期间,地带性植被可能为柏疏林,林中混生有榆,尤其是早先一直存在的反映温暖环境的雪松和铁杉此时消失,反映环境较前期有较大的改变,气候季节性明显增强.
关 键 词:黄土高原 红黏土 孢粉记录 植被演化 冬夏季风 盆地 陇东 古生态环境 湿润气候 地带性植被
分 类 号:Q914[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