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敏

作品数:202被引量:3026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青藏高原晚新生代磁性地层临夏盆地柴达木盆地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宁盆地岩石磁学记录揭示的始新世-中新世古环境演化及驱动机制
《第四纪研究》2024年第6期1601-1611,共11页马兆颖 昝金波 方小敏 张伟林 张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晚新生代古人类-古生物-古环境综合演化大数据研究”(批准号:2023YFF0804500)资助。
亚洲气候环境以东部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和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为典型特征,影响着世界上超过一半人口的生活。河湖相沉积是研究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变的重要地质记录,而岩石磁学作为一种简便的方法在古气候重建中得到广泛应用。位于青藏高原东...
关键词:西宁盆地 河湖相沉积 磁化率 始新世-中新世 全球变冷 
中亚黄土粉尘与冰冻圈演化、太平洋生产力和全球变化的联系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24年第32期4704-4715,共12页昝金波 方小敏 宁文晓 康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F0804500);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602);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优秀会员项目(Y202023)资助。
粉尘循环是地球系统表层岩石圈、水圈、冰冻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纽带.中纬度陆地岩石圈经地表风化、冰川磨蚀形成大量富营养物质的粉砂,经流水搬运至内陆盆地,在干旱气候和风力作用下,形成大量沙尘输送至海洋,显著影...
关键词:中亚 黄土粉尘 铁假说 太平洋 碳循环 
天体轨道参数调控柴达木盆地第四纪盐类资源形成的新模式被引量:1
《地球学报》2024年第5期715-727,共13页韩文霞 方小敏 张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071111);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任务七专题七“高原风化剥蚀历史及气候环境效应”(编号:2019QZKK0707)联合资助。
盐类资源的形成受沉积盆地、干旱气候和物源补给三个关键因素的控制,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构造、沉积环境和物源因素在成盐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干旱和极端干旱气候这一关键因素及其与盆地盐层形成的耦合机制。本文以中德联合在柴达木盆...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盐类资源 偏心率与倾角 北半球冰盖 西风环流 
做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要素——中国科学院方小敏院士专访被引量:1
《高等理科教育》2024年第3期1-8,共8页方小敏 赵春晖 李世萍(整理) 赵宗孝 
《高等理科教育》(以下简称《理科》):方院士,您好!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接受我们的专访。您与地学结缘,并成为一名地貌和气候环境变化领域的科学家,请问您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是如何培养起来的呢?方院士:说实话,当初我没有想过要学地学...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 拔尖创新人才 高考志愿 气候环境变化 科学研究 兰州大学 院士 武术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新近纪综合地层、生物群与古地理演化被引量:4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4年第4期1343-1378,共36页邓涛 方小敏 李强 王世骐 吴飞翔 侯素宽 马姣 江左其杲 孙丹辉 郑妍 史勤勤 孙博阳 李录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编号:2019QZKK070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编号:XDB26030000、XDA20070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72005、41872006)资助。
青藏高原在新近纪的显著隆升对东亚乃至全球的气候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建立青藏高原新近纪地层框架对地球科学各领域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国际新近纪年代地层系统以海相为标准,分为中新统的6个阶和上新统的2个阶.新生代以来,陆...
关键词:青藏高原 新近系 陆相地层 哺乳动物化石 古地磁 
冰期指数法模拟北半球冰盖演化的不确定性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2023年第6期619-630,共12页张宇翱 张旭 昝金波 方小敏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优秀会员项目(编号:Y20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编号:41988101);国家科技专项“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高原风化剥蚀历史及气候环境效应”(编号:2019QZKK0707)资助.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显示,自20世纪起极地冰盖持续消融,全球海平面不断上升。目前对于地球冰盖未来的预测以及过去的演变历史尚不明确,而数值模拟能够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冰盖模拟研究中,冰期指数法可依据古气候代用指标将...
关键词:冰盖模拟 末次冰期旋回 冰期指数法 
矿物成因的不同理解造成的分析方法差异及其对环境指标解释的影响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23年第1期68-76,共9页李明慧 王晓晓 朱立平 李皎 方小敏 
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2019QZKK0202,2019QZKK07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31177);中科院先导专项(XDA20020100,XDA20070101;XDA20070201)。
湖泊沉积物记录了大量环境信息,由于研究者对矿物成因的理解不同,从而在使用矿物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等环境指标的过程中,会使用不同的测试方法、获得不同的数据,进而解释为不同的环境信息。以碳酸盐矿物和石膏为例,实验表明,湖泊沉积物孔...
关键词:成因矿物学 碳酸盐矿物 石膏 氧同位素 MG/CA 结晶水 
区域新构造活动的水下事件沉积响应:以死海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为例被引量:2
《第四纪研究》2022年第3期617-636,共20页卢银 Nadav Wetzler Shmuel Marco 方小敏 
科技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批准号:2019QZKK0707);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A20070201);奥地利科学基金会项目(批准号:M 2817 to Yin Lu)共同资助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位于构造活跃区的盆地沉积序列的岩性、粒度与沉积速率的正向突变,常被用来指示区域新构造活动。然而,这种常规方法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强有力的质疑——用来推断构造活动的沉积学证据也可由气候因素引起。因而,需寻...
关键词:震积岩 湖泊/海洋事件沉积 湖泊/海洋古地震学 强震复发模式 区域新构造活动特性 
表土磁学特征揭示的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气候边界被引量:3
《地球科学进展》2022年第1期14-25,共12页昝金波 宁文晓 杨胜利 方小敏 康健 罗元龙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粉尘气溶胶及其气候环境效应”(编号:2019QZKK0602);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优秀会员项目(编号:Y202023)资助。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位于东亚季风、印度季风与西风环流系统的交汇地带,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刻画青藏高原及其邻区降水的空间分布以及干湿气候区边界位置,不仅对深入认识该地区大气环流分布形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进一...
关键词:青藏高原 气候梯度 岩石磁学 表土 成壤作用 
柴达木盆地西部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的古水温:来自SG-1钻孔石盐流体包裹体的证据被引量:2
《地学前缘》2021年第6期115-124,共10页倪艳华 李明慧 方小敏 孟凡巍 颜茂都 刘迎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280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XDA20070201,XDA20070101,XDA20020100);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2019QZKK0707,2019QZKK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20104002,41831177,41561144009)。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事件(MPT)是全球性冷气候事件,在柴达木盆地也有记录,但关于该事件形成时的古温度数据较少。石盐原生流体包裹体形成于浅水环境,其均一温度可直接反映晶体形成时的卤水温度,是恢复古温度常用的指标之一。本文选择柴达...
关键词:石盐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气候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