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爱平[1] 樊超[1] 涂亚庭[1] 邬焱卿[1]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科,武汉430022
出 处:《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年第10期791-793,共3页China Journal of Leprosy and Skin Diseases
摘 要:随机调查8家医院临床疑似甲真菌病患者387例,并进行真菌培养鉴定。以调查武汉近年来甲真菌病病原菌变化、入侵途径与感染部位间的相互关系。结果:387例临床疑似病例,其真菌培养阳性病例为302例,甲真菌病阳性率为78.04%,其中趾甲感染占50.0%,指甲感染占26.5%,指趾甲混合感染占23.5%。其中皮肤癣菌占53.6%,酵母菌占31.5%,霉菌14.9%。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52.5%,须癣毛癣菌24.1%,断发毛癣菌17.3%,絮状表皮癣菌6.2%。显示出不同病原菌及不同临床类型的感染比率各不相同。其不同临床类型甲真菌比率分别为远端侧位甲下型(DLSO)占39.4%,白色浅表型(WSO)占30.1%,末端甲内型(EO)占14.2%,近端甲下型(PSO)占13.6%,全甲营养不良型(TDO)占2.6%。本研究发现甲真菌病的侵入方式以远端侧位甲下型为主,指趾甲均可受累,但多累及趾甲,且以第1趾甲为主。病原菌以皮肤癣菌最为常见。
关 键 词:甲真菌病 病原菌 临床类型 病原菌变 感染方式 武汉地区 红色毛癣菌 趾甲感染 皮肤癣菌 絮状表皮癣菌
分 类 号:R756[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