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超

作品数:9被引量:5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白念珠菌树突状细胞胰岛素疗效观察带状疱疹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抗小鼠白念珠菌系统感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年第7期403-405,431,共4页黄巍 杨义成 黄长征 林能兴 陈宏翔 刘业强 雷水生 李延 樊超 涂亚庭 
目的研究不同形态白念珠菌致敏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对免疫抑制小鼠白念珠菌系统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及所对应的细胞因子改变。方法孢子相和菌丝相白念珠菌在体外分别致敏小鼠骨髓来源的DC(BM-DC),测定混合培养上清IL-12水平;尾...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系统性念珠菌病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4 Γ-干扰素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3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年第2期85-87,共3页李芃 涂亚庭 樊超 刘文涛 
目的研究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DM/PM)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比分析116例DM/PM和33例DM/PM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合并ILD组关节痛、发热等比无ILD组多见,差异有显著性或差异高度显著性;合并ILD组眼...
关键词:皮肌炎 肺间质病变 
白塞病7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年第11期673-675,共3页樊超 黄巍 李芃 涂亚庭 
目的了解白塞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白塞病患者的诱因、起病类型、初发部位、临床表现、实验室和病理检查情况及其治疗方法。结果白塞病多见于女性,男:女:1:1.44,好发于青壮年(20~45岁),多为慢性起病,27例急性型...
关键词:白塞病 
Marshall-White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第5期700-700,共1页樊超 朱里 刘文韬 黄长征 涂亚庭 
关键词:MARSHALL-WHITE综合征 
儿童皮肌炎27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年第6期351-352,共2页李芃 涂亚庭 樊超 
目的探讨儿童皮肌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7例儿童皮肌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JDM中,男女比例为1:1.7,首发症状以皮疹为主,儿童患者的面部水肿性紫红斑阳性率显著高于成人患者,发热、关节痛、心脏受累、吞...
关键词:儿童皮肌炎 
武汉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及感染方式的调查研究被引量:6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年第10期791-793,共3页冯爱平 樊超 涂亚庭 邬焱卿 
随机调查8家医院临床疑似甲真菌病患者387例,并进行真菌培养鉴定。以调查武汉近年来甲真菌病病原菌变化、入侵途径与感染部位间的相互关系。结果:387例临床疑似病例,其真菌培养阳性病例为302例,甲真菌病阳性率为78.04%,其中趾甲感染占50...
关键词:甲真菌病 病原菌 临床类型 病原菌变 感染方式 武汉地区 红色毛癣菌 趾甲感染 皮肤癣菌 絮状表皮癣菌 
树突状细胞分型进展与抗白念珠菌特异性免疫被引量:3
《华中医学杂志》2004年第4期275-276,共2页樊超 涂亚庭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分型 白念珠菌 特异性免疫 免疫应答 免疫调节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0
《华中医学杂志》2004年第2期101-102,共2页黄巍 樊超 涂亚庭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老年急性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 (A组 ) 5 0例采用小剂量激素 (泼尼松每天 15mg)联合阿昔洛韦治疗 ,两个对照组分别为B组 5 0例及C组 4 6例 ,使用较大剂量激素 (泼尼松每天 30mg...
关键词:剂量 糖皮质激素 阿昔洛韦 治疗 带状疱疹 胰岛素 
皮肤肿瘤及正常皮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
《华中医学杂志》2003年第2期65-66,共2页陈善娟 涂亚庭 林能兴 刘志香 刘厚君 樊超 
目的 检测皮肤肿瘤及正常皮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扩增TRAP及PCR方法,检测28例皮肤肿瘤(包括良性、癌前病变及恶性肿瘤)及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15例正常皮肤中端粒酶表达仅为13.3%。28例皮肤肿...
关键词:皮肤肿瘤 正常皮肤组织 端粒酶 活性 表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