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沈阳市110004
出 处:《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年第11期843-84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摘 要:目的建立脾静脉-股静脉转流下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方法 40只Wistar 大鼠,体重240-270 g,随机分为2组:单纯肝门阻断组(C组);脾静脉-股静脉转流下肝门阻断组(B 组),应用自制转流泵调节转流量在5-10ml·min-1。两组均用无创动脉夹夹闭肝动脉、门静脉及胆总管40min,随后放开动脉夹再灌注。监测缺血前即刻、缺血5、10、40min及再灌注5、20 min时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门静脉压(PVP)、心率(HR)、心电图和胃肠淤血情况,观察再灌注1、24 h肝脏、小肠的病理改变及再灌注24 h的存活率。结果与缺血前即刻比较,C组缺血观察40min、再灌注20min时MAP降低,缺血10、40min时CVP降低,再灌注5、20min时CVP升高,缺血5-40 min、再灌注5、20 min时PVP升高,缺血10、40 min、再灌注5、20min时HR升高;B组缺血5-40 min、再灌注5 min时MAP下降,缺血10 min时PVP升高,缺血5 min时HR下降(P<0.05或0.01)。与C组比较,B 组缺血5-40min、再灌注5、20 min时MAP、PVP,缺血10、40min、再灌注5、20 min时CVP,再灌注5、20 min时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再灌注24 h存活率升高(P<0.05或0.01)。B组无明显的胃肠淤血。与C组比较,再灌注1 h B组只有少部分肠绒毛顶端有变性脱落,粘膜下炎症不明显,两组肝脏病理均可见肝小叶结构完整,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汇管区炎症浸润;再灌注24 h时C 组可见肝细胞点片状坏死,B组多为点状肝细胞坏死。结论大鼠脾静脉-股静脉转流下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血液动力学稳定,腹腔内脏器无淤血,无肠道屏障破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