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蒲若茜[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1期50-57,共8页Contemporary Foreign Literature
基 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系列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为:03/04H2-05
摘 要:本文从中西方文化传统中“父/子”关系的差异表述入手,在对华裔美国作家徐宗雄、赵建秀小说中的“父/子”母题进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其对华裔美国父系英雄传统的追寻,是对美国主流及许多华裔美国女作家笔下被“阉割”的华裔男性“刻板印象”的反拨;但由于美国强大的“内部殖民”话语的操控,徐宗雄理想中的“精神之父”以及赵建秀所塑造的好战的“关公”、嗜血的“李逵”等形象,无形中还是套用了西方“力量型”男性气质的范式,扭曲、背离了中国文化传统。由此,本文提出了以中国“书生”的精神特质重构华裔父亲形象的可能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