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在诊治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亮[1] 施健[1] 谢渭芬[1] 

机构地区:[1]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消化内科,200003

出  处:《胃肠病学》2006年第2期113-11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摘  要: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率高达50%.常见转移部位为肝脏(40%~50%)、肺(25%~30%)、骨和脑。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将5年生存率提高至约40%。以往多采用检测癌胚抗原(CEA)、行B超、CT和结肠镜检查等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如发现孤立性肝转移灶,还需行胸腹部CT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肝外病灶和评估手术的可行性。但是,尽管已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仍有不少具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因在术中发现其他转移灶而终止手术。

关 键 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 结直肠癌 肝转移灶 氟脱氧葡萄糖 癌胚抗原(CEA) 手术适应证 腹部CT检查 消化道恶性肿瘤 诊治 术后患者 

分 类 号:R735.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