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铭翾[1] 朱颖旻[1] 金志坤[1] 武慧渊[2] 李相丰[2] 杨蕴刘[1] 焦瑞身[1] 姜卫红[1] 吴厚铭[3] 田威[2] 白秀峰[2] 赵国屏[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分子微生物实验室,上海200032 [2]沈阳药科大学制药系,沈阳110016 [3]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出 处:《中国科学(C辑)》2006年第1期35-42,共8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C)
摘 要:安普霉素是一类结构特殊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分子中含一个稀有的辛二糖结构单元.迄今为止,尚无关于安普霉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前体化合物的完整报道.研究发现,向发酵培养基中添加甘氨酸和丝氨酸均可以出现在菌体生长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促进抗生素产量的现象,表明甘氨酸和/或丝氨酸可能参与了安普霉素的合成.[2-13C]甘氨酸示踪实验的核磁共振(NMR)检测结果表明,甘氨酸专一地掺入安普霉素辛二糖环C7′-N甲基.同时发现,菌体胞内的S腺苷甲硫氨酸(SAM)水平上升与外加甘氨酸的量呈正比,但是甲硫氨酸的加入会抑制安普霉素的合成.据报道,甲硫氨酸对结构中含有甲基取代基的抗生素,如对rapamycin的生物合成中转甲基过程有抑制作用.由此推测,尽管甲硫氨酸本身对抗生素产量呈抑制作用,甘氨酸仍然可能通过甲硫氨酸循环提供甲基.此外,[2-13C,15N]丝氨酸的示踪实验结果表明丝氨酸也可能作为安普霉素的限制性前体物参与了NH2的合成.
关 键 词:黑暗链霉菌 安普霉素 辛二糖 ^13C-NMR [2-^13C]甘氨酸 ^15N-NMR [2-^13C ^15N]丝氨酸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