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维武
机构地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学术月刊》2006年第3期52-55,共4页Academic Monthly
摘 要:21世纪中国哲学将在理论形态上作如何的建构?在世纪之初的今日,就这一问题作出明确回答,提出种种构想,无疑有很大的困难性。这种困难性在于,影响21世纪中国哲学理论形态建构的一些重要因素,如新世纪中历史运动的趋向及其要求中国哲学家们回答的问题,在现在还不可能充分地显现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在现在就不可能进行,因为其中的一些重要因素毕竟已经具备了。作为21世纪中国哲学出发点的20世纪中国哲学传统,就是这样一种既存的重要因素。21世纪中国哲学是接着20世纪中国哲学讲的。如何看待20世纪中国哲学传统,对21世纪中国哲学在理论形态上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