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出 处:《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6年第3期37-38,共2页Finance&Accounting
摘 要:预算偏差:企业管理的难解之题 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协调和组织经营活动、考核企业管理人员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但是,如何编制出符合企业实际经营能力的预算,是预算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传统预算管理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编制预算过程中上级(董事会或委托人)和下级(经理层或代理人)往往处于对立面.确定预算标准时.存在严重的讨价还价现象。以最常见的利润指标为例.上级向下级下达任务时.通常倾向利润指标基数越高越好,而下级则经常会强调种种客观困难.要求降低任务基数。下级从事具体的实际操作工作,更容易获得有关信息.处于信息优势方,做出的各种预测通常比上级要准确得多。但是根据自利原则,他们会在预计可能得到的收益基础上,相应地选择有利于自己的预算.尤其在利用预算进行业绩考评的企业里.下级会更倾向于提供有利于自己的数据以获得容易完成的预算。由于信息不对称.加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上级很难判断预算标准是否合理。在这种讨价还价过程中.上级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预算结果往往很不合理.预算精度较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