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复旦同性恋健康课程人文报告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燕宁[1] 梁霁[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32

出  处:《中国性科学》2006年第3期24-28,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

摘  要:目的探索国内首门同性恋健康课程的人文效应。方法参与性观察、深入访谈和文献阅读。结果两年来共有5位研究生选课,但每次大课的平均听众人数约100人。着眼于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教育模式的反思。本课程从防艾出发,围绕同性恋健康话题,着眼为医学学生补上人文和社会科学这一课,在任课老师、选课学生、听众和受众、大众和小众、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中引起不同反响和深层感应,并得益于名师的人性感召和新颖的课程设计。建议国内医学教育改革应学“孙子用兵,以一当十”,用“人文-社科-生物医学教育模式”来把握和思定,重在人文情怀和社科素养的培育而不把医学学生当做人文社科学者来培养,使之更具可操作性。

关 键 词:同性恋 健康社会科学 人文 公共卫生教育 医学模式 

分 类 号:R-052[医药卫生] R-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