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学院讲师 [2]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出 处:《外语与翻译》2006年第1期1-7,共7页Foreign Languages and Translation
摘 要:本文在原则与参数理论的框架下,从跨语言的角度探讨汉语时制问题。汉语由于缺乏表达时制的动词的屈折形态而被称作非时制语言。作者认为这一结论值得质疑。本文指出,时制具有跨语言的认知基础,是语言的一种共性。在鉴定一种语言是否具有时制范畴方面,形态的标准是不可靠的。虽然汉语与印欧语在表达时间概念的形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也有时制范畴。而且,英汉两种语言在时制方面表现出诸多深层次的相似性。第一,英汉语的时制都建立在“两分”的基础上;第二,在这两种语言中,情状类型对时制的选择范围起着极为类似的制约作用;第三,作为功能语类,时制的句法结构在英汉语中是相同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