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椎间融合器融合效果的在体动物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顾宇彤[1] 贾连顺[1] 陈统一[1] 陈雄生[1] 肖建如[1] 倪斌[1] 袁文[1] 齐进[1] 汪军[1] 崔淑芳[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上海200032

出  处:《复旦学报(医学版)》2006年第2期170-170,共1页Fud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摘  要:目的在活体山羊颈椎上比较三面皮质自体骨、垂直圆柱体Harmscage及方盒形Carboncage的椎间融合效果。方法取24只成年雄性山羊,随机分为三组:自体骨组、Harmscage组及Carboncage组。所有动物均行C3-4椎间盘切除术并分别植入以上内植物。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2、4、8、12周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于侧位X线片上测量平均椎间高度、椎间角及前凸角;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C3,4节段标本进行组织学评估。结果术后1周Carboncage组的平均椎间高度、椎间角及前凸角大于Harmscage组和自体骨组(P〈0.05);术后12周两个cage组的平均椎间高度、椎间角及前凸角均大于自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依据融合分级标准对三组进行影像学评估,和自体骨组比较,两个cage组的骨融合效果略好,但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形态学亦发现两个cage组的椎间融合效果较好,但与自体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垂直圆柱体Harmscage中形成的新生骨量多于方盒形Carboncage。结论方盒形Carboncage具有良好的椎间支撑能力,而垂直圆柱体Harmscage的椎间融合效果更好。

关 键 词:颈椎椎间融合器 融合效果 动物研究 在体 椎间盘切除术 椎间高度 cage 活体山羊 自体骨 影像学评估 

分 类 号:R681.5[医药卫生—骨科学] R687.34[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