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海军[1] 王训练[2] 丁林[1] 夏国英[3] 王雷[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 [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3]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6年第3期233-241,共9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17201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批准号:KZCX3-SW-143)资助项目
摘 要:研究海平面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及其演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对于进一步认识地球环境变化对生物演化的影响、探索地史时期的生命-环境协同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对陕西镇安西口地区晚石炭世逍遥期至早二叠世隆林期蜓类化石的地层分布资料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蜓类物种分异度与相对海平面变化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看,研究区的蜓类动物群物种数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一次快速的上升和一次明显的下降.在石炭-二叠纪之交,蜓类物种分异度骤然增加,是一次极为明显的生物辐射事件,代表假希瓦格蜓亚科的新生.结合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研究表明,蜓类的物种分异度与其在旋回层序中的产出位置关系密切,受海平面特别是高频海平面变化控制明显.在海平面快速上升形成的高频旋回下部单元,蜓类物种分异度小,首现和末现物种数也较少;在海平面缓慢下降形成的高频旋回上部单元,蜓类物种分异度增大,首现和末现物种数也较多.在三级层序的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等关键界面上,蜓类的物种分异度较低,其上物种数呈增加趋势;在三级层序内部,海进体系域中蜓类物种分异度不大,而在高位体系域中蜓类物种分异度增大.二级海平面升降与高级别蜓类单位的盛衰对应关系较为明显.
关 键 词:(竹蜓)类 物种分异度 层序地层 海平面变化 石炭-二叠系界线 陕西镇安
分 类 号:Q911.5[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