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基因治疗现状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新秀[1] 何守志[1] 

机构地区:[1]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北京市100853

出  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年第4期312-31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s

摘  要:  新生血管形成的基本过程包括血管内皮细胞(EC)激活、细胞外基质(ECM)降解、EC移行和增殖、管腔结构形成以及血管外膜形成.在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中,血管生成诱导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共同作用,两者的平衡控制了血管的形成[1].如果这种平衡被改变,减少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或增加血管生成诱导因子的水平,都将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很多细胞因子、细胞及ECM参与了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

关 键 词:新生血管性眼病 细胞外基质(ECM) 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治疗现状 血管内皮细胞 基因 新生血管形成 诱导因子 多细胞因子 基本过程 

分 类 号:R771.3[医药卫生—眼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