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超[1] 李志刚[1] 赵玮[1] 吴敏媛[1] 张永红[1] 石慧文[1] 谢静[1] 胡亚美[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100045
出 处:《中华血液学杂志》2006年第5期346-347,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摘 要:3%~5%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5%的成人ALL患者,携带t(1;19)(q23;p13),该易位形成E2A-PBX1(Immunoglobulin Enhancer Binding Factor-Pre-B Leukemia)融合基因.实时定量PCR(RQ-PCR)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基因定量技术,已成为PCR更新换代的方法.我们采用RQ-PCR方法成功检测了27例ALL患儿初诊时E2APBX1融合基因表达水平,并定量检测了其中9例患儿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的微量残留病(MRD)水平.
关 键 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定量PCR检测 融合基因 实时定量 基因表达水平 Q-PCR方法 基因定量技术 诱导缓解治疗 微量残留病 定量检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