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耗散结构理论看我国大学变革的机制  被引量:10

Mechanism of Changes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浩[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 上海200062

出  处:《高等理科教育》2006年第4期5-9,共5页Higher Education of Scienc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高校师资管理制度创新——大学教师聘任之比较”(项目编号:70373052)成果

摘  要: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探析了我国大学变革中的成就、教训及存在的问题,论证了开放引进负熵、营造非平衡态、构建非线性相互作用、控制和利用随机涨落,是我国大学由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的机制,即大学系统内各要素在管理过程中保持相互联系、相互竞争、协调耦合、分工合作的一种开放的、良性互动的、持续发展的运作模式。这种机制不仅是大学变革必备的条件和动力,也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 键 词:耗散结构 大学 变革 机制 中国 学科建设 竞争机制 

分 类 号:G649.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