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食管间质瘤的血管生成拟态研究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晖[1] 顾晓萌[2] 丛波[2] 李希波[2]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外科,济南2500012 [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科

出  处:《中华消化杂志》2006年第6期405-40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基  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Q2005005)

摘  要:1999年Maniotis等[1]在人眼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中发现一种全新的血液输送管道,其管壁为变形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及其间质形成,因其结构与正常血管类似,称之为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相继研究发现,含有VM的肿瘤在生物学行为上具有如下特点:恶性程度高、非定向分化或双向性分化、生长迅速、血道转移率高,如其他部位的恶性黑色素瘤、滑膜肉瘤、间皮肉瘤及卵巢癌等。

关 键 词: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血管生成拟态 食管间质瘤 恶性黑色素瘤细胞 定向分化 生物学行为 正常血管 研究发现 恶性程度 滑膜肉瘤 

分 类 号:R735.1[医药卫生—肿瘤] R730.2[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