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杰[1] 张礼壁[1] 米山彻夫 侯晓辉[1] 郑红[1] 方勇[1] 原稔 荻原昭夫
机构地区:[1]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2]日本国立预防卫生研究所病毒第二部肠道室 [3]日本国际协办事业团Polio项目
出 处:《病毒学报》1996年第4期291-298,共8页Chinese Journal of Virology
基 金:卫生部及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摘 要: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分离的32株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在WP1编码区,经PCR-RFLP方法鉴定,并经核酸测序进一步证实为疫苗株。其中5株为Ⅰ型疫苗株,16株Ⅱ型疫苗株,11株Ⅲ型疫苗株。以同样的分析方法检测这些毒株基因组的3D聚合酶编码区,发现2株Ⅰ型疫苗株在3D区的431个核苷酸序列为野毒序列,即这2株为Sabunl因型(VP1)与野毒基因型(3D)重组株;其余3株Ⅰ型疫苗株未发现基因重组,16株Ⅱ型疫苗株中11株为Sabin2基因型(VP1)与Sabin3基因型(3D)重组株,3株为Saibn2基因型(VP1)与(Sabin1+Sabin2)基因型(3D)重组株,其余2株未发现基因重组。11株Ⅲ型疫苗株中只有1株发生重组,为Sabin3基因型(VP1)与Non-Sabin基因型(3D)重组株。另外,对5'末端非编码区与神经毒力相关的关键位点(Ⅰ型的480-G和525-U,Ⅱ型的481-A及Ⅲ型的422-U)基因的检测发现,5株Ⅰ型疫苗株中,1株在位点525-U突变,碱基C置换U;3株在位点480-G突变,碱基A置换G;另1株未发现突变。16株Ⅱ型疫苗株均在位点481-A突变,碱基G置换A。
分 类 号:R373.22[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R512.403[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