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银行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区域化的建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雷加林[1] 杨建华[1] 贾连山[1] 牙晓临[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银行哈密地区中心支行,新疆哈密市839000

出  处:《金融参考》2006年第2期95-97,共3页

摘  要:从商业银行目前信用评级工作的实效来看,其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解决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弱授信风险;二是商业银行提供客户的违约概率,从而为银行提供是否授信的决策依据。从信用评级这两大作用的角度看,商业银行将信贷投向的重点确定为信用等级高的企业,而拒绝将贷款投向违约概率大、授信风险高的信用等级低的企业,应该说是一种基于安全性的理性行为。但与此同时,严格的、无差别的信用等级评定也带来了一定的负效应。

关 键 词:信用等级评定 商业银行 评定标准 区域化 信用评级工作 授信风险 违约概率 信息不对称 交易双方 决策依据 

分 类 号:F832.4[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