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桂芳[1] 袁红霞[2] 田晶晶[2] 代二庆[3]
机构地区:[1]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 [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3]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62
出 处:《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第8期956-957,共2页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0271570)
摘 要:目的:观察研究养阴清热法治疗阴虚有热型胃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根据养阴清热法而拟的善胃二号冲剂,对照组服猴头菌片。从临床总体疗效、症状缓解、舌象改变、胃镜改善、中度以上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 ic Atroph ic Gastritis,CAG)及伴有中度以上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M etap lasia,IM)及/或异型增生(Dysp lasia,Dys)改善等方面系统研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养阴清热法能提高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75.78%,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55.92%,观察组与对照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养阴清热法能改善临床症状;观察组胃镜征象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胃镜征象改善总有效率为56.67%,两组胃镜征象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养阴清热法能改善胃镜征象;观察组治疗后舌质红、舌苔少/无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舌苔薄白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养阴清热法能使舌象趋于正常,阴虚有热状态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治疗后中度以上CAG及伴有中度以上IM及/或Dys例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减少,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养阴清热法对患者病理组织学改善明显,能减少中度以上CAG及伴有中度以上IM及或Dys的发生。结论:养阴清热法是治疗阴虚有热型胃癌前期病变的有效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0.158.12